馬會刊物《駿步人生》,透過人物訪問、專題報道、精闢對話等內容,希望做到知性與趣味並重,為讀者注入正能量。
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至今在政府工作了逾30年,自言最有印象和滿足感,是擔任社會福利署署長和新聞處處長,尤其在社署的日子,近距離看社會問題,理性與感性總在交戰。小時在坪石邨住了接近20年的他,同時分享了一個個香港故事。(如欲觀看全文,請下載今期內容。)
360支援 培育健康兒童0至五歲是幼兒腦部與潛能發展的黃金期,如果配合全方位的教育、家庭及身心支援,有助孩子茁壯成長。「賽馬會童亮計劃」將家庭、學校及社區緊扣起來,支援兒童的全面發展,如舉辦親職課程、設學習基金、為學校提供資源上的支援等。
一點燭光 燃點靈魂之窗
眼睛被喻為靈魂之窗 ,但有些人的「窗戶」卻因疾病或其他原因而未能全面「開啟」。心光盲人院暨學校自2000年起推出視障幼兒教育支援服務,繼而得到馬會捐助,服務得以繼續推行,早前更開設有關視障幼兒支援服務中心,以「及早介入」為理念 ,支援有需要家庭。
少年十五愛馬事
運動員之路不易走,鍾子翔表示訓練過程很艱辛,為了得到理想成績,需要不斷提高水平;而父親年前離世,為他帶來沉重打擊,同時也激勵他勇往直前。他的夢想是當專業騎手,並且過快樂和有意義的人生:「生命很短暫,我希望可以享受每一刻,且為世界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。」
馬會社區活動「同心同步同樂日」,今年主題是「同樂齊學 跨代共融」,現場有超過70項寓教育於娛樂的遊戲和活動,馬會藉此連結社區,宣揚「我做得到」的正面精神,鼓勵大家持續進步。
同樂日並締造「最大規模的摺紙課」健力士世界紀錄™
馬會支持「無限亮」計劃,致力為香港注入藝術文化活力,豐富生活,推動創意共融。
拒絕再「宅」 戶外眾樂
「獨樂」不如「眾樂」。西貢「保良局賽馬會北潭涌度假營」早前獲馬會捐助,支持增設宿舍、運動場及相關配套設施,鼓勵本地運動發展;又增設無障礙設計,讓傷健人士一同在營地內參與活動,推動共融。群體活動有助紓緩情緒壓力及強身健體,亦有助青少年提升社交能力。
愛動物少女 「潛」‧尋夢
魏里融當日在中學文憑試表現欠佳,一度覺得前路茫茫。她感激「賽馬會鼓掌‧創你程計劃」為她提供了一系列職場體驗活動,讓她在過程中探索到自己的興趣和專長,從而有信心和能力計劃人生。在興趣和努力的驅使下,她現已考取了多個潛水員資格。
疫症,不敢或忘
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「疫症都市:既遠亦近」,提醒我們疫症與香港的發展軌跡及城市心理密不可分的關係。這次展覽採取史料與藝術創作並行,除了重新組織歷史資料,同時亦展出中外藝術家的作品,以互動方式探索疫症的心理與感情面向。
大江南北 多麵睇
因地而食、因時而食,衍生出不同地方特色及區域性的麵食。中式麵條品種數以千計,製法、調味、粗幼、長短、口感及形狀各異。北京炸醬麵、四川擔擔麵、山西刀削麵、廣東雲吞麵……你會如何選擇?
歌,應該怎麼唱?
歌唱是門藝術,多少講求天份,把它當成一種有益身心的運動和娛樂,卻可以放開懷抱地唱。楊立門綜合多年「自我訓練」的經驗,與讀者分享心得 ,其中包括不要隨便相信別人給你的稱讚,因為他們可能是出於禮貌或善意,永遠會拍手叫好……
馬會社區資助計劃-賽馬會世代共融社區文化遺產計劃下的《米展》,展示了香港食米進口貿易、批發零售、農業、飲食業的演變。
「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:百物看世界-大英博物館藏品展」展出一百件大英博物館精選藏品,讓參加者探知古人的生活與經歷。
妮基‧聖法爾被譽為二十世紀最著名的法國女權藝術家,其個人作品展首次來到香港展出,引領觀眾走進她的夢幻花園奇景。
長洲太平清醮早前被納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本地傳統活動,馬會自2012年起支持,為太平清醮紥建三個傳統包山及製作平安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