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會刊物《駿步人生》,透過人物訪問、專題報道、精闢對話等內容,希望做到知性與趣味並重,為讀者注入正能量。
那齣荷李活電影在1976年上映時,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剛升上中學,當中一句對白:「世界不總是陽光普照、彩虹滿天;它是一個尖酸和糟透的地方。」他有深刻體會。出身牛頭角屋邨,由學醫、行醫、教學,到創科研究,拾級而上,人海中抵住一拳又一拳的逆流院長,究竟是哪套電影,恰如他成長的寫照?
一站式防癌現年53歲的楊女士過往沒有定期進行體檢,直至接觸到「中大賽馬會齊心防癌計劃」。馬會於2018年捐款超過3,500萬港元,支持展開有關計劃,透過一站式免費癌症篩查,提升對健康生活模式、體重控制及定期篩查的認識,從而降低患癌風險和死亡率。
我是你的眼香港口述影像協會創辦人梁凱程原任職大學講師,由於對口述影像的熱情,毅然辭工前赴英國進修有關課程;學成歸來,將影像化為聲音導航,成為視障人士的「一雙眼睛」,協助他們融入社區。
今期帶大家尋找他鄉的風味,炮製印度名菜牛油咖喱雞。嫩滑多汁的雞肉,配上秘製牛油咖喱醬,吃一口齒頰留香,原來秘訣在於醬汁材料。
馬會致力推動本港醫療服務發展,由上世紀五、六十年代支持成立多間賽馬會診所、流動診所及母嬰健康院開始,到2003年沙士爆發後支持政府成立衞生防護中心,再到近年捐助成立香港中文大學醫院,可謂與港人「醫」路同行。
一個運動「造夢者」的自白他過去20年逢星期三晚上到體育學院為運動員診症,原來背後有段古。「我求學時期曾踢過職業足球隊的青年軍和預備組,夢想成為職業足球員,後來因為水平追不上而達不到夢想。但為了盡可能靠近兒時夢想,我現時的工作就是為受傷患的運動員進行治療,幫助他們達成夢想……」
馬會公佈20/21財政年度業績,截至2021年6月30日,總投注額創新高達2,797億港元;透過博彩稅、利得稅及獎券基金撥款,回饋社會共294億港元。馬會捐助開展的「賽馬會智慧城市樹木管理計劃」成果獲政府認同,並將會接手計劃研發的系統,繼續收集數據,完善樹木風險管理策略。 「全港小學生運算思維比賽」今年吸引逾200支隊伍報名,參賽作品很多與疫情有關,包括研發出「抗疫手帶」應用程式。馬會支持賽馬會耆智園舉辦活動,包括讓市民透過網上平台收看電影《爸爸可否不要老》,了解腦退化症人士意識與記憶的混亂。
「見怪不怪」教與學自閉症學生予人孤僻、缺乏同理心的印象,其實源於他們不懂得表達。多款協助他們溝通的法寶,包括「維持話題卡」、「朋輩活動挑戰卡」及「目標小卡」,以圖畫配上文字,提示學生如何打開、延續話題,是避免冷場的好幫手。
「賽馬會惜水‧識河計劃」透過野外定向,讓市民認識每條本地河流的獨特生態以及文化古蹟,推廣水資源可持續發展。青年協會賽馬會「青年好動」體育發展計劃請來 MIRROR隊長Lokman及成員Alton以體育里數大使身份,透過影片鼓勵做運動。科技進步,不懂繪畫都可以創作屬於自己的山水畫。「賽馬會『看得見的記憶』藝術教育計劃」,利用數碼虛擬技術,讓用家組合成畫。「賽馬會智能逍遙行計劃」開發「逍遙行」室內導航手機應用程式,支援視障人士出行,即使單獨外出,也能安心逍遙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