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善及社區貢獻

馬會馬術發展
字型

香港賽馬會一直致力推動馬術運動發展, 1884年成立之始,即為一所以推廣賽馬及策騎活動為主的會所。 70年代開始,馬會成立公眾騎術學校,至今每年為逾六萬人次提供騎術及馬匹護理等課程。2008年,馬會支持香港協辦北京奧運馬術比賽,令馬術運動在本地日漸普及。同年,馬會分別成立了馬會馬術隊及青少年馬術隊,培育本地精英騎手,隊員在多項國際比賽中贏得獎牌。馬會於2016年推出「香港馬術精英計劃」,這項以表現為本的計劃,將有助本港馬術運動員在世界比賽爭取更卓越的成績。

如欲了解詳情,請瀏覽: corporate.hkjc.com/corporate/chinese/jc-news-and-activities/jc-equestrian-development/index.aspx

最新動向

10

鄭文傑證明了只要結合天賦和努力,沒有甚麼是不可能的。作為馬術運動員的兒子,耳濡目染下令他自小熱愛馬匹。雖然在早期,馬術只是鄭文傑的嗜好,但他已時刻以馬為先,經常早起於破曉時分,避開炎熱時段騎馬,且對牠們悉心照料。

10

香港賽馬會成年騎手團隊的最新成員黎嘉怡,是個策馬環遊世界的騎手。顧名思義,馬術運動讓她前往世界各地參與賽事。年紀輕輕的她便已前往世界各地四處遊歷。她九歲便開始在香港騎馬。15歲時,年少的她決定前往荷蘭升學及繼續學習馬術。

10

在體育世界,驕兵必敗。運動員必須不斷尋求突破,不應滿足於過往佳績。這種進取的態度是運動員踏上成功之路的重要元素,亦印證於這位即將為香港出戰全運會場地障礙賽的馬術騎手 ─ 梁巧羚身上。

10

人生充滿了起起落落,不是經常一帆風順,沿途總有波折。而作為國際盛裝舞步大獎賽的騎手蕭穎瑩,她深明箇中道理。

10

剛於3月滿半百之年的精英騎手吳蓓華,發現要把時間分配予地球上兩大洲愈益困難 ── 她與丈夫居於香港市郊漂亮的平房,又與28歲的隊友同住於英國並接受密集訓練。

分享至Twitter 分享至Blogger 分享至Facebook
分享本文